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已于3月15日闭幕,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展望了中国经济前景,并阐述了2015年的中国经济政策。李克强总理表示,如果经济速度放缓对就业和居民收入造成冲击,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政府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
微刺激政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各种迹象表明,政府仍将从货币、财政及行政三个常规层面加大政策支持。具体而言,行政措施调整包括逐步放开房地产限购、下调小微企业税收门槛、以及降低企业成本,如近期下调铁矿石资源税和燃煤电价,这二者都与产能过剩联系密切。此外,多个监管部门于3月底联合宣布,将第二套房的最高贷款价值比由原先的30%上调至60%。财政部也宣布,个人住房转让需缴纳5.5%的营业税免征年限由5年变成2年。这些举措是否能有效稳定或提振住房市场还不得而知,最早也要等到4月的经济数据公布后(5月)才能看出效果。但A股市场持续的资金注入(上证指数今年已上涨25%)已表明,住房投资者正在寻求房地产市场以外的投资收益。而且,即便房地产交易趋稳,新建项目在短期内也难以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财政政策的支持可能表现为发改委将批准更多的基建项目,以及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在一季度提前部署公共开支。李克强总理最近就此指出,重振东北需要加大政府投资,特别是在交通、水利以及城市地下管网等公共产品项目的投入。这类项目将是微刺激措施最具影响力的部分。但是,由于政府收入增长疲软,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下滑至3.9%,而2014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增长为8.6%。因此,对于已经批准的基建项目,保障其资金来源将面临严峻挑战。
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运作及各种借贷便利来支持银行资产流动性。然而,央行在4月19日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00个基点,表明更积极的货币宽松行动可能已经开始推行。本次降准将为银行体系注入约1.3万亿元人民币,以往降准主要用于抵消资本外流对国内银行业流动性的限制,而此次大幅降准似乎更加用意深远,此举将大幅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从而降低企业借款利率。基于上述一系列宽松政策,不排除央行在5到6月间会有第三次降息,而此前两次分别是在11月和2月。
启示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即使是中国领导人也意识到近年来经济下行形势严峻,李克强总理也表示中国经济的确面临压力。从基本经济层面看,由于缺少政策性刺激,对于那些造成中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因素,目前并没有明显有效的缓解措施。加之政府的刺激政策效力减退,因此,即使推出更多的政策支持,当前的基本增长趋势也难以扭转。
最后,中国可能会采取措施以确保经济增长在第三季度保持稳定,但这种稳定是暂时的,而且主要借力于2014年第三季度的基数效应。此外,这种稳定可能将主要惠及刺激政策覆盖领域的公司,如公共卫生、水利、公众住房及交通等。从迄今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对于经济转型中的中国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